從巴柔看武術與競技運動的流變

疫情在家就該多看書,最近在家用巴西柔術的教材們來檢閱自己的技術還想要補強哪些的時候,發現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以下讓我娓娓道來:

兩本編排不一樣的教材

一本是最近台灣發行的【巴西柔術教本】,熱騰騰剛翻譯完 2021年發行,原書 【JIU-JITSU University】 是 2008 年的書籍,由 Saulo Ribeiro 所著。

另一本,更古早了,而且是原文書,是【 Brazilian – Jiu-Jitsu Theory and Technique 】,是由格雷西家族裡面的 Renzo Gracie 跟 Royler Gracie 等人 所著。

順道一提個小知識,巴西柔術在世人眼光中第一次展露頭角是1993 年 UFC1 ,掐指一算這技術成名到現在也不到 30 年,而起源則是在1915年

柔道、跆拳道、空手道等等名詞大多由 1990年代發跡,其實都算是近代的事情。

而從這兩本書之中,我們可以看到隨著年代的演進,一本「教材」中想要告訴大家的「主旨」的不同。

先看比較新的書吧!
file
巴西柔術教本中(雖然是中譯本啦)的編排是這樣的:
前面大概十頁的致謝跟巴柔介紹,後面 350 多頁是 40 個章節 ,每一個小章節底下細分幾個數個甚至到將近20個小技術,平均下來每個章節大概有 7~8 個單元,非常的詳細。至少有超過200個技巧,包含了求生、防禦、突破防禦、降伏。其中光一個位置的換位技巧 分成上圈臂下圈臂等變形就可能超過10種。

file
而 2001 年的書的編排是這樣的:
300頁左右的書,Part1 花了 20 幾頁概述巴西柔術應該是個什麼東西,歷史淵源跟色帶系統怎麼運作、訓練怎麼安排。Part2 則花了 200多頁 介紹了 110 個單一技術,從如何綁腰帶、如何受身、各種位置如何求生…一直到各種降伏、換位技術。

而又有以下兩個重點:

  1. 其中有 30 個技術,是非常實際、街頭衝突可能發生的現實狀況處理,像是一隻手被對方用各種方法抓住、正面被對方單手掐脖子、被從各個方向熊抱、被單手掐脖子按到牆上…等等
  2. 另外還 有肘擊、有側踹、有倒地時怎麼踢對方

嘿嘿,你上次看到巴西柔術有肘擊、側踹是啥時的事情?

競技就必須有規則,就會對規則最佳化

從這兩本書之中,我們可以整理出一個脈絡:

Jiu-Jitsu Theory and Technique 比較像是武術的原始樣貌:
當時的巴西柔術還沒有那麼盛行,除了教學的成分外也比較帶著推廣的成分

  • 重點是現實的情境你要怎處理,動作的細節相對少
  • 假設的對手是「不熟悉」你的技術的,而且會拳打腳踢
  • 自己也是會有拳打腳踢肘擊的攻擊技術,篇幅不多,但是「你應該要會」
  • 單純,一次只講一個技術,延伸的變化會直接算另一個篇幅

巴西柔術教本中,則比較像是指導比賽選手的教科書

  • 不包含「犯規的技術」
  • 假設的對手是「熟悉你的技術」,而且不會拳打腳踢
  • 著重在細節的動作,同一個技術會直接展開到各個延伸、變化

以一個競技運動的角度來看,因為在比賽中不能使用,在一個現代學習巴西柔術道館的人是有可能在道館不曾接觸到肘擊、側踢的

但以一個武術的角度來看,巴西柔術是包含 這些技術的

不管是哪種近代武術,都會為了推廣跟安全性、增進練習量等各種理由而產生競技運動,但也會因為追求在競技運動中的勝利而有所改變,其中包含了:

  1. 比賽所需技術細節的精進
  2. 極大量的動作練習量跟熟悉度 (安全的動作可以大量操練)
  3. 捨棄現實中會發生的「違規」、過度危險動作、不易得分動作。

空手道、跆拳道、柔道其實在近代都經歷過這個過程,而巴西柔術也是一樣,只是這個世代資訊更流通、而同年代的我們可以更加的感知到這件事情。

競技運動的產生一直都是跟武術的發展相伴的事情,有好處同時也有壞處。
好處是可以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進行非常大量的練習,也更有對同樣技術的對手的各種,壞處則是有時會忽略現實跟比賽的重要差異。

如同之前在【防身的完整性】中所提到的: 一般的競技運動跟防身術教學都有沒涵蓋到的地方。

如果你是個學習「武術」的人,希望透過這篇文章可以讓你了解「武術」跟「競技運動」的差異。
希望你是個運動員的同時,可以是一位「學習武術的人」。

關於

AI Computing / 武術 / 登山 / IT / - 貪多而正努力咀嚼的人生小吃貨